投资有风险,不投资可能错失更多 你怎么看?

时间 • 2025-08-01 05:30:29
投资
中国
经济

投资有风险,但不投资可能错失更多。经历了40年经济快速发展和一拨拨投资热潮的中国人,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

然而,投资周期有波峰亦有波谷。面对今天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蠢蠢欲动的大环境,投资者更多是感到困惑和迷茫。近期在青岛举办的2018诺远财富夜话上,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来自金融机构的实战派人士,均达成一个共识:投资要看大势,而短期波动中也仍有机会可寻。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当前确实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改变不了社会发展大潮流的基本趋势。

何为趋势?贾康认为,首先是工业化。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迅速把中国推到了世界工厂的位置。与之伴随的是城镇化,如果按照50%这个口径,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还需要20年。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在中段会出现一个加速度,在城镇化达到70%以后,工业化会转变为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当前中国沿海地区、中部、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不均,总体上判断应该处于中期阶段。未来,中国的工业化仍有很大的纵深发展空间。

另外,加上不可逆转的全球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化,以及与其它潮流趋势相匹配的依法治国的民主化、法制化,已经体现在政策的战略设计上。所有趋势结合起来,则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最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在弥合二元经济方面必须完成的历史进程。

“无论在短期、中期有多少不确定性,但空间显然存在”,贾康认为,在此背景下,需要主动发现投资机遇,如养老、各类人群的消费升级、符合国家政策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投资第一是看趋势”,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短期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一些困难,但长期来看仍存在很大的回旋余地。

投资者在看清趋势之后,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学习和选择问题。学习,是要判断清楚具体形势,获取既往成功投资者的经验。选择,则是要回避风险,做好风控。管清友建议,在选择投资机构时,重点是有信誉、能做好风控,并且在过去几年有比较稳健的投资记录,“当前不是比谁的收益率高,而是比谁活得更长。”

此外,在行业选择上,管清友认为,有三大重点:一是消费升级,需求前移;二是产业整合,当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波澜壮阔的产业整合大周期,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的经济业态,均存在巨大的机会;三是技术驱动,在经历中兴危机等遭遇美国打压的事件之后,全国上下都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2018年也将是中国的新经济元年。

“中国居民财富的积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跟整个国家、社会的大势是紧密关联的”,诺远母公司汉富资产管理事业群总裁任劲表示,当前中国面临债务、去杠杆、外部贸易摩擦等一系列矛盾,这是一种警醒,让中国人开始思考未来新的增长模式,如何通过创新和充分挖掘内部市场潜力,实现更加扎实和高质量的增长。

任劲认为,在新的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存在巨大的机会。未来的中国经济,民营资本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创新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之后,以私募股权投资未代表的民营资本通过沟通社会财富与创业机会,将资源配置到有潜力的行业,并且效率更高。

“对比美国和中国的资本市场,在美国市值靠前的公司既有传统行业,也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公司,但中国仍然是传统行业占据绝对比重,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任劲表示。

任劲介绍,目前汉富主要聚焦消费升级、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大健康等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这些均是未来中国经济中极具希望的高成长行业。汉富将在这些领域持续布局,发掘更多具备独角兽潜力的企业,帮助投资者获取其成长带来的收益。

“股权投资肯定是一个重头戏,”管清友表示,当前确实产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业态,投资人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参与。

此外,管清友还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财富的持续积累,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收藏和陶冶情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兼具欣赏价值和身份象征功能的艺术品等另类投资,未来也前景看好。

针对其它大类资产,管清友表示,在内外形势稳定之前,股市宜暂作观望;债市表现将好于去年,收益率预计不会出现更大的下跌幅度;汇率市场保持乐观;房地产受政策调控影响,流动性越来越差,是否还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值得存疑。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