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运1月17日开始!|来听新闻

时间 • 2025-07-29 05:24:06
保障
疫情
行政
农业
服务

语音播报2021.12.25语音播报2021.12.25

10:00未知来源

播放

2022年春运将从1月17日开始,到2月25日结束,共40天。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在今12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据初步预测,2022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将有大幅度增长,预计增长1倍以上,甚至超过2020年。

今年春运叠加北京冬奥会,之后还将召开全国“两会”,春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做好2022年的春运工作,是对交通运输行业保障能力的一次年度大考。

蔡团结表示,交通运输部将2022年春运作为开年头等大事,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了春运工作专班,统筹做好春运疫情防控、运输保障、安全监管、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

一、努力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

指导各地从严从紧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督促指导客运和客运场站经营者严格查验旅客健康码,及时增加进站、安检通道。

按规定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分区分级载客率控制、消毒通风等要求,加强在途疫情防控,特别是戴口罩以及出现发热患者的应急处置。

严格落实公路水运口岸入境运输“客停货通”政策,把牢“外防输入”的关口。

二、努力让旅客出行更有序

督促指导各地加强客流高峰时段、易受恶劣天气影响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路网运行监测,多渠道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有序出行。

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强化对重要通道、重要节点通行管控,保障干线公路畅通有序。

同时,也倡导大家错峰出行,降低旅客在途聚集,保障出行有序。

三、努力让旅客出行更安全

指导各地强化“两客一危”和重型载货汽车动态监管,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

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联合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优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极端恶劣天气下滞留旅客服务和转运工作。

四、努力让旅客出行更舒心

指导各地采取更多人性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服务举措,加强客运枢纽场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强化城市交通与铁路列车、民航航班的衔接协调,坚决杜绝出现旅客大面积滞留现象。

同时,交通运输部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为集中返乡返岗的农民工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

积极开展联网售票、电子客运服务,强化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的服务,期待通过实实在在地优化服务,让旅客回家的路更温馨、更舒心。

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节过冬

继续做好煤炭、天然气、粮食等重要物资运输,及时受理和解决重要物资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班一事一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指导各地深入摸排用能单位能源供需和运输保障情况,主动靠前服务,强化供需对接。

同时,严格落实分级分类交通管控,加大对疫情地区民生物资运输保障,全力确保重要物资运输车(船)优先通行、优先作业。

强化应急运力储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顶得上、不断链、有保障,为人民群众温暖过节、过冬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今年你还会就地过年吗?

时政

要闻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定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12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日前召开的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六十四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三农新资讯

新版《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1年第4号,《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21年12月7日农业农村部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农业农村部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同时废止。《规定》明确,农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农业行政处罚案件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按规定着装和佩戴执法标志。

数字信贷已成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力的重点领域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报告2021》。报告显示:县域数字贷款和数字授信发展最为显著,2020年数字信贷服务广度得分较2017年增加8倍以上;数字信贷已成为继数字支付在县域和农村持续普及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力的重点领域;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赶超趋势,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明显缩小。

重大突破!我们快吃上无刺武昌鱼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烦恼:鲫鱼好吃,刺太多;鳊鱼肉嫩,易卡喉。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创制”出了第一代(F0杂合体)少刺鳊鱼、草鱼,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培育出真正无刺的常见家鱼(F2纯合体),实现餐桌上吃鱼无忧。

民生资讯

我国制定出台反有组织犯罪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12月24日表决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将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国家卫健委:全面推行生育登记网上办理,精简手续材料

完善生育登记制度,是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内在要求。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精简生育登记事项,全面推行网上办理,强化人口信息共享,推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两办: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蔓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和空港口岸分流措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旅途、餐饮、公园景区、商场超市等重点环节和场所疫情防控。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严格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强化医疗救治服务。引导群众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社会百态

疫情封控下的西安:西安高校学生用花朵寄托祝福

近日,受疫情防控影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工业大学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核酸检测点,方便学生们检测。为扫去疫情阴霾,致敬战“疫”中的医务工作者,学生们自发书写了:“希望你一切都好”“山河可无恙人间皆可安”等标语,并用花朵来寄托祝福。

00:36

怕打针原来跟年龄无关大爷打预防针怕出痛苦表情包

近日,河北保定,一大爷打预防针怕得直躲,露出了痛苦表情包,另一位大爷紧紧抱住并现场安慰。网友:害怕打针的男孩变老了。

00:10

高校封控学生给后勤人员送暖宝宝

12月22日,陕西西安。为保证封校期间饮食供应正常,西北大学紧急安排所有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在校内住宿,保障学生饮食生活。得知这一消息,学生自发组织给食堂师傅们送去了暖宝宝,并主动请缨帮临时安排的员工宿舍搬运物资。

00:49

今日提示

鱼刺卡喉别硬咽

如果不慎被鱼刺卡住,最好停止咽,努力吐。首先应马上停止进食,让家人或朋友用手电筒或反光镜照射咽部,初步查看鱼刺的位置。看得见的鱼刺,即卡在较浅部位的鱼刺,在不伤及咽喉的前提下,可用筷子或小镊子取出。如果卡的部位较深,可以用洗净的手或筷子压舌根部引起呕吐,使被卡住的鱼刺随呕吐物一起吐出;或用力咳嗽,细小鱼刺可能随气流脱落。如果自行解决困难或鱼刺较大较硬,刺痛感剧烈,或颈部、胸部刺痛感明显,切勿强噎馒头、喝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就医,由耳鼻咽喉科医生检查后取出。

网友互动

Response

2021年已接近尾声,迎接新一年的仪式感之一,就是准备好一本「新年日历」。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为了感谢一直支持、关注我们的粉丝,特意给大家送来福利,只要参加活动就有机会获得《2022中国三农发布日历》!《2022中国三农发布日历》是一本结合时政热点、新闻评论、政策文件等元素,精心设计的兼具观赏、学习、馈赠价值的日历。在这本日历中都是中国三农发布陪你走过的岁月痕迹。

参与活动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