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装饰师”王法:始终不忘服务选手、赛事、体育运动的初心

时间 • 2025-08-30 19:50:51
工作
北京
之后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短短20个字所展示的北京冬奥精神,通过无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与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奉献生动诠释。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成都体育学院教师、北京冬奥会赛道装饰主管助理王法,他讲述了自己从2018年参与相关工作的选拔培训,到最终圆满完成赛事保障任务的故事。

3年时间,7次培训考核

“每次都会有淘汰,始终不忘服务的初心”

2018年,当时北京冬奥组委跳台项目工作组面向全国招募跳台滑雪裁判,成都体育学院休闲运动学院的教师王法通过了评定之后,开始参与到了备战中去。

“其实那个时候虽然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3年多的时间,但是期间一共有7次培训,每一次的培训之后也有对应的考核,这让我和我的‘战友们’时刻都保持着紧张感与使命感。”王法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每一次的培训考核之后都会有淘汰,当然也有新人的加入,一起来精细化地完成北京冬奥会交给我们的任务。”从最初接近600人的选拔队伍,到最终站上北京冬奥会赛事保障岗位的150人,王法除了展现扎实的专业素质之外,他表示正是因为自己“始终不忘服务选手、服务赛事、服务体育运动的初心”,才让自己能够在重重考验中坚持下来。

整个动态考核的过程中,王法与同伴们还参加了1次洲际杯比赛、4次全国比赛的执裁工作,在理论学习之余,更是通过赛场上服务的经历,让自己不断成长。

每天工作接近12小时

“变换的天气是最大考验,家人对我非常支持”

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的王法是一位“蓉漂”,自从来到成都体育学院任教之后,他将自己身上与冰雪运动的羁绊,延展到了自己平时的工作之中,帮助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轮滑、冰球等运动开展。

北京冬奥会期间,作为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两个项目裁判的王法工作时间跨度非常大,一般于下午四点开始的比赛之前大概四个小时,他和团队的成员就会提前来到场地,完成包括赛道标识安装、检查赛道等基础工作;而在晚上的比赛结束之后,他们还要把赛道恢复如初,将一片最原始的冰面交还给进入夜色中的山林。

“其实回到酒店之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团队的各个板块都还要再开会总结,并且布置接下来的任务,”王法向红星新闻记者说到,“我们要把工作都做在前面,这样才能确保到了赛场之后,即便面临着多变的天气考验,也能够快速、精准、完美地完成我们‘赛道装饰师’的工作。”

王法(中)

从1月中旬就前往北京,到冬奥会闭幕21天之后回到成都,王法将自己的辛丑年尾巴和壬寅年开端都交给了自己挚爱的冰雪赛场。“虽然没能与家人在一起过年,但是他们对我非常支持,”王法说,“我每天都会跟家人视频通话,虽然没有很特别的,但是能够与家人远程见见面、说说话,让我也更有动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去。”

虽然只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万千参与者中的一员,虽然没有镜头的捕捉向世界展现他们的状态,但是默默奉献的王法们用自己的热爱与赤诚,完美装饰了北京冬奥会。所有的参与者再一次与世界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与世界共享了奥林匹克的荣光。

红星新闻记者李博裴晗实习生黄炯图据受访者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