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永不忘你”!农民工的这段留言,全网刷屏!
近日,一张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表中的留言图片在网上热传。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企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留言的主人公是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由于疫情的影响,他工作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他打算返乡。临走之前,他写下了对东莞图书馆的眷恋。
据悉,图书馆是吴桂春在东莞除了工厂、出租屋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外出打工背井离乡,现实中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他认为“读书让人平静,即使做着同样的工作,也有着不一样的心境。”
从2008年至今,吴桂春已经连续在图书馆读了12年书,他已经不记得自己读了多少本书,但是那些书对他的影响日渐增多。“做人要有正气,要知道是非,通过读书知道怎么样做事,怎么样做人。”
在临回湖北之前,吴桂春来到图书馆退读者卡。他说,退卡时心里特别难受,把卡拿在手里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他原本不想销掉这张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读者卡,又想着万一不回东莞,卡拿在手里也没用。
听到吴桂春说舍不得读者卡,图书馆管理员好奇:“你这么喜欢看书,怎么退卡?”听了吴桂春的故事,管理员便说:“你对我们图书馆的印象好,就留个言吧!”于是,吴桂春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对东莞图书馆的眷恋与不舍。
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吴桂春将在东莞一个小区从事一份环卫清洁工作,不用和图书馆告别了。当地积极帮助他解决就业难题的做法,也让人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情。
对于网上有人说他“运气特别好,靠一百多字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样的言论,吴桂春表示:“我觉得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吧,个人理解不同。东莞有这么多打工的,只有我因为留言受到了关注,找到了工作,我是幸运的。但如果我不常去图书馆,没有读书的话,也写不出那样的留言。有付出就有收获。”
而对于如何看待“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时,吴桂春则认为:“在我的命运还没有完全改变前,我不轻易下结论。顺其自然,面对人生。”
来源:东莞图书馆微博、光明日报、环球日报
编辑、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