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螺比砒霜毒百倍!有人却卖出400多份

时间 • 2025-08-05 04:58:19
食用
中毒
毒素
销售

织纹螺

是一种国家禁止销售和食用的生物

普通人吃上一颗

就可能致死

但是有人

明知织纹螺有剧毒

仍自作聪明地

加工销售织纹螺

短短两个月售出400余份

不久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法院

依法对涉事人傅某

进行判刑

一颗就可能致命,他卖出了400多份

在一次聚会上,浙江宁波的傅某偶然吃到一种鲜美的小螺,朋友说这叫割香螺(织纹螺),因为曾发生过中毒事件,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朋友感慨道,这种螺又贵又难买,想一饱口福不容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傅某感觉自己抓到了“致富商机”:织纹螺虽说有毒,但自己吃了不也好好的吗?所谓中毒不过是小概率事件,加工时处理得干净些就行了。如果自己能把生意做起来,那还不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越来越多人添加傅某微信买螺,傅某还雇佣了员工帮他加工送货。

直至被警方查获,短短两个月,傅某以每份120元的价格售出400余份织纹螺,销售额达4万多元。经检测,上述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傅某知法犯法又再三试法销售织纹螺的行为,不仅触犯刑法,还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法院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判处傅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支付销售所得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40万元。

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风险警示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含有河鲀毒素,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早些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保护公众身体健康,避免因食用织纹螺引起中毒,也发出了风险警示。

●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公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自行催吐,并到医院就诊。

●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大家应学会识别织纹螺,那如何识别织纹螺?

织纹螺的特征:

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有关资料表明,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富集了一些神经麻醉毒素。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虽然织纹螺高度的抵抗性能使其自身免受毒素侵害,但这些毒素会在其体内堆积下来,人一旦不小心食用,就可能会产生危害。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食用织纹螺。

误食织纹螺后会有以下中毒症状: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小心!日常生活中,这些东西都有毒!

其实,除了织纹螺,还有一些螺不能吃,比如福寿螺,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食用后会可能会使人患上管圆线虫病,导致头痛、呕吐、甚至精神异常等症状。同时,花冠螺、方格螺等都是不可食用的。

所以,为了避免误食这些有毒的螺,最好去大型的商超或者正规的农贸市场,购买可以食用的螺类,且在烹饪时充分加热。

最后,小编整理了日常生活中包括织纹螺在内的可能有毒的食物,大家可仔细查看,务必小心!

织纹螺有很强的毒性

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避免误食

同时

不要违法加工、销售织纹螺

知法守法、提高警惕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羊城晚报、潇湘晨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浙江法制报、东南网、莆田电视台等

编辑|孙冰冰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