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万贫困劳动力找到工作!就业扶贫就要这么干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截至2019年5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累计帮扶1036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近日,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相关负责人参加人社部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介绍了就业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全国就业扶贫工作进展
一是明确就业扶贫工作方向
形成了发展扶贫车间吸纳、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的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的四条渠道。
二是建立就业扶贫工作机制
建立精准帮扶机制,与国务院扶贫办定期共享贫困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开发建设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并分解下达,支持各地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服务。
建立工作调度机制
建立专项服务机制
建立工作考核机制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三是完善就业扶贫政策体系
201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四是创新就业扶贫措施做法
在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方面,创新设立扶贫车间、就业驿站、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创业新载体;在引导外出就业方面,探索省内劳务协作、重大项目与贫困县结对子等劳务协作新渠道;在托底安置方面,开发助残员、护理员、护林员等各类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在就业服务方面,探索开展远程招聘、定向共享岗位信息等多种服务手段。
完善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呢?
对企业等市场主体
重点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各类主体更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补贴。
对当地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参照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多、成效好的就业扶贫基地,可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等给予一次性资金奖补。
对贫困劳动力个人
重点是通过提供各项保障,鼓励贫困劳动力参与到就业创业或者培训活动中。
对创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
对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生活费补贴。
鼓励各地通过项目制方式,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培训。
对就读技工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规定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
对到县外就业的,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对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并给予补贴。
对中介服务机构
重点是通过给予补助等形式,鼓励他们优先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还有这些补贴可以领!
适用对象:创业孵化载体
相关政策:贫困县创业孵化载体中入驻实体数量多、孵化效果好的,享受创业孵化基地奖补政策
适用对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相关政策: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的,享受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适用对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
相关政策:开展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享受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就业扶贫星火燎原,人才和技术涌向农村、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下乡、农村土地得以盘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找到了重要载体。